意识的本质在脑神经科学领域还完全没有头绪,因此一般能够得到研究的仅仅只是意识的访问

意识访问

意识访问是指信息被选择并在大脑中全局可访问以供进一步处理和报告的现象。这里提到了一个“全局”概念,主要来源为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处理器:一个由多个过程组成的系统,涉及常见的心理活动。当一组过程共同工作以执行特定领域的功能,如理解句子的含义或驾驶汽车时,它们被定义为处理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只能够局部访问,这个现象叫做过程信息封装

同时,由于处理器预先接受了大量的过程性信息,因此处理器可以被视作一个信息联合体,将“打包好的”信息带入全局工作空间。然而这个描述有其局限性,需要解决“绑定问题”,即如何将多种多样的表征整合成单一统一的感知。

源论文链接GWT意识模型的工程实现,这个文章是第一个解释信息联合体形成的神经模型(解决了绑定问题),链式心理操作的模型。

全局工作空间:一个功能性的定义,为了使系统范围内的通信可行,我们假定存在这样一个表征空间,使所有处理器都能访问信息,包括那些通过行为报告体验的处理器,从而使信息变得有意识。这样的表征空间叫做全局工作空间。

由于全局工作空间容量有限(保持高效的必要必要条件),信息必须通过竞争过程被选择。但是进入全局工作空间并不意味着被意识到,还要经过主动的注意力机制再次过滤才能够被选中。